在2005年前後,華泰開始考慮集團的整個信息化平臺化升級,最後決定與用友合作引進信息化系統和平臺;併在用友的系統與平臺上進行了10%的定製化開發,不僅非常好的支撐了華泰的業務發展,而且為華泰全面國產化奠定了基礎。
  但是,這次選型花費了一年半時間,過程非常痛苦,爭議非常大,到底選擇國外還是國內,華泰為什麼要選擇國產化軟件,為什麼最終選擇用友?主要有以下原因。
  第一,成本
  成本主要包含三個方面:產品費用、實施費用及維護費用。採用國外軟件,產品、實施及維護費用都遠高於國內軟件,如果是大企業和集團型企業,外國軟件企業會不惜降價拿到單子。在實際競標過程,剛開始國外軟件廠商的投標金額是8000多萬,按照五年投入計算已經過億。而國產軟件按照五年核算,是國外軟件投入1/5.
  同時,調研瞭解到,國外軟件上船容易下船難,在維護階段的技術難度、工作量,以及對企業未來或後續業務的提升,都會有大量的投入。
  第二,看不見的性價比
  在按用戶數計費方面,國外軟件廠商是按照註冊用戶數進行收費的,國內軟件廠商是按照併發數來收費的。企業人員經常流動,如果有人離職,新進一個員工就必須重新註冊一個, 不能用原來的註冊用戶,將損失數萬的費用。
  第三,實力
  首先是產品、技術與行業的成熟度,國內軟件已具有先進成熟的系統與技術平臺,平臺化的產品可以支撐企業未來的擴展性需求。一些國外企業使用國外軟件,很多軟件功能基本上都沒用起來,國內很多使用國外軟件的企業,軟件大部分功能都閑置著,甚至都沒實施。
  其次是產品的適合度。產品到底適合不適合企業與行業,貴不一定是好,也不選最便宜的,就選最適合企業的。第三是軟件公司實力。軟件如果不是這個企業發展的主業或重點,沒有企業敢把業務搬到這類服務商提供的平臺上。
  第四,風險
  一、系統安全的風險,防止被軟件企業綁架的風險。
  二、數據的安全風險。尤其是與經營相關的數據,比如,如果華泰採購廢紙的數據被泄漏,價格就會被人控制,作為行業龍頭企業的數據發生風險,整個行業的發展就會受阻。
  三、企業的實施風險。
  四、後期維護風險。
  五、人才風險。
  六、優化提升風險。企業管理再創新會受到系統的制約,國內軟件企業和用戶的通過戰略合作就可以很好的實現,隨著不斷結合中國企業的實際需求加深產品的優化,對企業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提升。
  七、知識沉澱風險。國內軟件可以很快的被一些關鍵用戶接受,能夠獨立的進行系統推廣應用,甚至進行部分開發,知識能夠有效轉移。
  八、企業發展風險。
  華泰的選型與實踐也得出了三個結論:首先是國產軟件的實際應用效果和性價比完全優於國外,不比國外差。國外軟件總體投資大,安全風險大,維護成本高,技術難度高,本地適應性差。從企業實際應用效果的考察來看,國產軟件在很多方面已經完全超越了國外軟件。
  其次國產軟件的應用技術完全可以和國外軟件抗衡。國產軟件經過大量企業實踐,尤其在大型龍頭企業的管理實踐與管理落地,加上國產軟件採用通用的開發語言和成熟的技術架構,靈活的二次開發可擴展平臺,高端軟件國內企業足以和國外軟件抗衡。
  國外軟件在某些方面的專業度比較高,但是綜合應用的匹配度不如國內軟件。很多企業採用不同的國外軟件,花大量資金集成起來,不僅需要數百人的團隊維護,經常出問題不說,每年還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交維護服務費。這種IT的組織架構不利於中國企業的業務變革、產業重組和戰略重構;同時,信息系統越多集成,越容易造成數據泄露,給企業帶來信息安全隱患。
  第三,選擇國產化是龍頭企業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。龍頭企業是行業的風向標,龍頭企業生產經營的安全與否,直接影響到行業發展,甚至影響到國家經濟命脈。國產軟件不只為大企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,還有為民族工業企業振興的責任感。所以,龍頭企業和國產軟件企業進行合作,既是支持國產軟件的發展需要也是鞏固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,更是企業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。【打印】【頂部】【關閉】
     (原標題:華泰徐守福:選國產軟件的四要素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z39kzwhw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